一个不被看好的开始
2015年的春天,当赵帅第一次站在国家队训练馆时,没人把这个瘦高的年轻人放在眼里。教练组私下议论:"这孩子基础太差,能坚持三个月就不错了。"但谁也没想到,这个被贴上"陪练"标签的小伙子,会在三年后让全世界记住他的名字。
血与汗的淬炼
每天清晨5点,当队友还在熟睡时,赵帅已经完成了一组10公里的负重跑。他的训练笔记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技术动作的要领,笔记本边缘因为长期翻动已经卷边。2017年全运会预选赛上,他右膝韧带撕裂却坚持完赛的画面,至今仍是体育频道经典回放。
"我不是天才,但我知道怎么把1万小时定律变成现实。"——赵帅在自传《逆光奔跑》中的话
世锦赛的惊天逆转
2018年布达佩斯世锦赛决赛局,比分14:16落后的危急时刻,赵帅突然变换了训练中从未展示过的"旋风三连踢"。解说员激动到破音:"这是中国跆拳道史上最伟大的技术创新!"当裁判举起他的右手时,看台上白发苍苍的启蒙教练哭得像个孩子。
- 2015年:全国锦标赛第8名
- 2016年:亚洲杯铜牌
- 2017年:全运会银牌
- 2018年:世锦赛金牌
如今在省队训练馆的墙上,挂着赵帅夺冠时踢碎的木靶,裂痕里嵌着的不仅是力量,更是一个普通人突破极限的传奇。体育总局已将他的训练体系编入教材,而那个曾经被嘲笑的笔记本,正在国家体育博物馆的玻璃柜里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