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世界杯主题曲十大歌曲|100赛车运动世界杯跨界融合网|100motorsport.com

关于射箭运动员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分析

摘要:在当今的竞技体育比赛中,射箭运动员不仅要有较强的技术、战术水平,还需要相对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加强射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十分重要。对培养射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方面来说,心理训练有着积极的作用。用多元化、科学化的方式进行心理训练,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射箭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有效自我调节心理变化,控制稳定,发挥出更好的水平。本文主要研究射箭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以及心理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射箭运动员;心理特征;心理训练;心理素质

引言:

对于射箭运动员来说,成绩的优劣取决于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在竞技的过程中,心理素质是绝对主导因素。因此,明确射箭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以及导致心理变化的要素,并结合要素实施相关的心理训练,有助于保证运动员拥有完美的竞技状态。用强化运动员心理调节与技术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升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从而使运动员能在赛前、赛中拥有最佳的心理状态,保证体力和技能充分运用。

一、射箭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一)心理状态复杂性

个人的思维、情感、动机以及对己、对人、对物的态度与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状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从心理层面来看,射箭运动员在竞技的过程中心理特征对结果期望值很大,过多的注重结果淡化过程,会导致训练水平无法正常发挥。心理状态的变化是每一位运动员需要将放下复杂化的一个过程,转变成向上的意志,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二)心理状态稳定性

根据业余训练中心的青少年射箭运动员特点,练习射箭的运动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通常表现为心理状态十分稳定,具备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具备不受情绪的波动自我调控能力。稳定性是射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关键因素,运动员要通过教练引导及心理老师调控,完善心理稳定状态。要敢于发挥技术稳定,敢于做好自己,敢于沉浸自己的状态去做自己。

(三)心理状态差异性

基于人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不尽相同的,射箭运动员在相同的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运动员在队友、教练、团队等影响下,会受到不同的情绪感染,产生差异性心理状态。通过积极调动、激励的方式,会减少心理状态差异性带来的负面情绪。

二、射箭运动员心理训练方式

(一)单一训练法

单一训练法具有目的单一、训练的程序和手段集中的特性,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渐进放松训练

此方法是训练运动员身体中的不同肌肉群在处于紧张和放松的状态进行交替。从而让运动员对肌肉放松的状态进行感知和记忆。当运动员的身体肌肉群得到有效地放松之后,也会缓解整个躯体的紧张状态,从而有效控制紧张的情绪。

二)生物反馈法

此方法是将心理数据和信号在一起显示出来,通过对心理情绪的数据进行放大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意识活动,进行运动员的心理情绪调节活动,从而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

三)自我指导放松法

此方法是让运动员通过积极地自我暗示,进行自身情绪的调节。通过自我指导达到放松的目的,解除过度的紧张,让情绪能得到良好的控制。

例如,在2023年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反曲弓比赛结束后,中国射箭运动员周丹琰说,每次上场之前,都要先进行闭眼冥想。“想动作之外,也要告诉自己不要在意对手的表现,只关注自己,做到放松和自我调节。”中国香港队运动员郭贤霁也认为,“射箭是孤独的运动,需要一个人安静、平和地射出自己的箭。”

(二)集中注意力法

在射箭竞技比赛中,运动员只有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在心理训练方面,这种训练方式也很重要。例如,在训练的过程中,在墙上设置3个不同颜色的点,三个点相隔一定的距离。让运动员全神贯注只关注其中一个点,直到另外两个点从运动员的视野中消失;或者将靶上的10环剪掉,让10环区域以黑洞形式呈现,然后让运动员在一定的距离处进行瞄准训练。反复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调整自己的情绪,更加自信,做到集中注意力,发挥最好的水平。

例如,在2023年7月的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射箭比赛中,中国男子队三名运动员杜美余、陈岩松和王世坤在决赛对阵法国队时,第一局完美发挥,6支箭除一支射中九分区,其余都是十环。后来的三局里,运动员也是稳扎稳打。赛后采访时,陈岩松回答说:“射箭需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发挥,每一箭都必须集中注意力。我们有一个状态,就是打一支忘一支,永远把手里的这一支箭做到最好。”

(三)成套心理训练法

成套心理训练法主要是将心理和技术相结合来实施的。此方法相对重视本身的程序和取得的整体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的训练方法。

一)应激接种训练法

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明确引起应激的事件,然后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教育;其次,让运动员掌握调节自我情绪以及放松的方法;再次,设定特定的陈述语句;最后,逐步加强应激情景的强度,从而渐进式提升运动员的应对能力

二)认知、情绪应激控制训练

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教育,树立应激压力的概念;其次,让运动员掌握放松训练法和深呼吸技术;最后,在应激的情景中,让运动员重复练习克服的方式和技巧。

三)心理技能教育程序

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让运动员掌握自我知觉技术;其次,提高自身的技术学习和动机水平;最后,学习其他的抗干扰策略。

四)系统脱敏训练

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训练肌肉,让肌肉达到完全放松状态;其次,制订出引起焦虑的等级层次表;最后,让运动员在全身肌肉放松的状态下,按照层次想象表中导致焦虑的刺激事件。

例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比赛后,韩国射箭队教练赵殷辛曾透露,他们用很多特殊的方法来锻炼运动员的胆量和意志。例如,在进行户外训练时,把蛇放在运动员的衣服,来提升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或者教练会冒险站在靶心旁边,让队员更好地练习精准度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射箭运动员不但要加强提升自身扎实的技能和水平,还要重视心理技能的训练。把握射箭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严格遵循运动员的人体生理规律,进行合理科学的心理训练,可以强化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提升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让运动员可以克服临场时消极紧张的心理情绪,锻炼和提升心理素质,从而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

参考文献:

[1]杨建平.关于射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分析[J].体育风尚, 2021, (07): 271-272.

[2]梁志文. 射箭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探讨[J].青少年体育, 2020, (03): 80-81.

2025-09-21 04:32:39


传媒与演艺学院举办第十七届德艺双公益盛典馨四川选区活动
克罗地亚公布世界杯23人名单:魔笛拉基蒂奇领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