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三剑客”
与男队相比,80年代的八一女队在世界比赛中成绩更辉煌。童玲、戴丽丽、沈剑萍,八一女队的“三剑客”为八一队撑起了半边天。童玲是36届、38届世乒赛女团冠军,36届女单冠军,戴丽丽是38、39届世乒赛冠军。戴丽丽、沈剑萍是37届世乒赛女双冠军,1981年至1984年的全国比赛中,两人为八一队获得了4次女双冠军。
与范长茂、王涛不同,“三剑客”在进入八一队之前就已经是国家队的队员,后因各自的部队在裁军时被解散,关系才转入八一队。
1975年,13岁的童玲从四川自贡体校来到北京军区乒乓球队。和李振恃一样,童玲也遇到了“档案门”。当时北京军区的马光泓教练(108将一员)到四川自贡挑队员,看上了童玲。一查档案,里面有“特嫌”的记号。童玲的父亲曾给一个部队领导当秘书,这个领导在文革期间遭到迫害,童父也受到了牵连。马光泓问清情况后偷偷把档案里“特嫌”批示那张纸拿出来烧掉,带童玲到了北京。
“马指导非常敬业,当时她去自贡时,已经有6个月的身孕,还拿拍子跟我打了几板。”童玲回忆说。之前四川队也看中了童玲,只是北京军区下手更快,在四川队之前把手续都办好了。
童玲来北京的第一个冬天特别冷,但吃得很好,每天的伙食标准很高。北京军区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地,经常打一枪换个地方。吃了饭童玲就在食堂打,或者在军区的小礼堂,赶上领导开会还没法练。和所有体工队的队员一样,童玲下过部队,打过真枪,扔过真手榴弹。在队里时就过着训练、吃饭、睡觉三点一线的生活。1976年唐山大地震,马光泓怎么都找不到童玲,后来才知道童玲拉着别人跑去球馆训练了。不久后,童玲进入国家队。1981年,她获得36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八一队给她长了两级待遇,记了一个一等功。
戴丽丽家里没人在部队,他们更没想到女儿会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当兵。实际上,在1978年进入工程兵部队之前,戴丽丽已在浙江老家呆了两个月,她因为心脏不好被浙江队拒之门外。期间八一队和南京军区都来要过人,浙江队说再等等看,结果半年之后戴丽丽仍然体检不合格。那时她已断了打乒乓球的念头,一心准备考学,按她的水平和学习成绩,进浙江大学体育系是没问题的。
一天,浙江省体校给戴丽丽打电话,让她代表体校参加华东地区的体校比赛。过几天工程兵去上海挑人,人家说浙江有个小姑娘叫戴丽丽打得不错,他们就来杭州看。戴丽丽的教练说:“你们把她带走吧,其他人你们别管,我们再往别的地方送。”
1978年10月14日,戴丽丽得知自己被工程兵录取,愣了半天,“怎么还会有队伍要我?”缓过神来赶紧回家收拾东西。一个星期后,她踏上了北上的火车。戴丽丽走的头天晚上,妈妈就开始哭:“那么远的地方,够不着了。”
一进工程兵,戴丽丽就成了重点,第一个礼拜大循环打了第二。戴丽丽每天在球馆里泡着,加班。跟八一队打交流,戴丽丽从正蓝旗跑到卧佛寺,打完比赛再跑回来。这些戴丽丽都能扛,但北京的气候实在让这个南方姑娘吃不消。“北京11月风呜呜吹,我们每天早上5点半就起来,不能穿自己的毛衣,只能穿部队的绒衣,12月份我们还站军姿呢,不让带手套和棉帽。”
1979年第4届全运会,戴丽丽和队友沈剑萍拿了双打冠军,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是两个人配双打,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是冠军。“那会儿我们俩都不练的,去了就拿冠军,她是直板正胶,我也是。”戴丽丽说。
1981年,童玲、戴丽丽、沈剑萍同时调入八一队,昔日的对手成了队友。“平常大家在国家队训练,打全国比赛时其他运动员回各省,我们就到八一队集训。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虽然来自不同的部队,但都是当兵的人。”戴丽丽说。只是有一点让她至今遗憾,“我们三个在全国锦标赛团体亚军拿了七八次,一次冠军没拿过。”
红山口地处偏僻,在当时更有与世隔绝之感。不过空气清新,而且安静。日子虽然单调,但也过得踏实。平时队里发罐头,一输球,戴丽丽和沈剑萍就打开罐头来吃。
八十年代,无论是对八一队还是各大军区的体工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军区解散后,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进入八一队,比如第二炮兵的范长茂、基建工程兵的王涛、北京军区的童玲、工程兵的戴丽丽、沈剑萍……他们的加盟造就了八一队的鼎盛。但同时,军区部队的解散,大大缩小了八一队的选材范围,九十年代后期,八一队出现了人才断档与这有着直接关系。
1990年——单传
1993年第7届全运会,刘国梁获得自己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就是和王涛配合的男双。比赛中的一天刘国梁和王涛一起出去吃饭,走到门口了,刘国梁说:“不行,我得回去把袜子穿上,这马上就要当全国冠军了,得注意一点儿形象。”王涛没当回事,没成想最后两人真拿了冠军。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王涛老拿这事开刘国梁玩笑。
<<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
李岩